Footer Pages

18 tháng 6, 2024

越南妈祖信仰:从传入到本土化与文化交融

                                                                                                                                     黄进勇

摘要

妈祖信仰,又称天后信仰,约17世纪随华人移民传入越南。数百年来,这一信仰在越南社会深深扎根,尤其是在南部地区,并与当地独特的文化相融合。本文分析了越南妈祖信仰的多样性,阐明了越南华人社区和当地越南人供奉妈祖的突出特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信仰。此外,作者还分析了通过祭祀仪式、习俗乃至祭祀对象所体现的本土化和文化交融。最后,作者分析了越南妈祖信仰给社区和社会带来的文化、经济、社会和精神意义。


1.妈祖信仰形成历史

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妈祖信仰源于宋代莆田,由于海事活动的频繁以及历代统治者对妈祖的赐封,使海上保护神——妈祖的信仰随着航海者的足迹四处传播[] 

妈祖,原名林默娘,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仙逝。传说她自出生到满月期间从未哭过,因而取了字为名,昵称默娘。妈祖降诞的传说多与观音相助有关;有的传说说妈祖母亲在梦中梦见南海观音,被她赐予了钵花, 也有传说观音所赐的是药丸而怀孕了她。还有很多人称妈祖为 龙女,而龙女和观音有秘密相关的。观音菩萨的右侍神称龙女”, 佛教龙女本是佛教护法天神二十诸天之一娑竭罗龙的女儿[]

相传,林默娘从小聪明勇敢,非常孝顺。“8岁从师学习,过目成诵,悉解文义。10岁时,随母亲王氏诵经礼佛。15岁时,能为人治病,扶贫济困。16岁时,她照妆于井,得铜符一双,本领更加高强[]。由于生于沿海都巡检之家,她熟习水性,能驾船、挽缆,巡游于岛屿之间。她经常救助渔船,保护渔民。默娘还行医救人,辛苦劳作,这些功劳都是她今后成为海上保护神的奠定基础。

关于她仙逝的传说,林默娘二十八岁的时后,她的父亲出海补鱼时遇到船难,妈祖为了救父亲而丧身,死后升天得道,时常在海上救助遇到危险的渔民,此后逐渐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渔民的普遍信仰神,更成为航海人的守护神。

妈祖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自妈祖以女巫的身份进行活动到死后成为通天女神,中心为福建省湄洲岛,影响范围仅在于湄洲岛附近。初期的妈祖仅是一方小神而已,信仰她的教徒也只有渔民,但与巫师相比,她还有庇护海上航行的渔民。在渔民们的想象中妈祖不仅是巫师,还是一位海神。

第二阶段为初步发展期,元代年间妈祖信仰的影响向北扩展,北宋宣和年间正是得到朝廷的支持与承认,使妈祖女神有济航救难的神力得到宣扬。

第三阶段为大发展期,通过北宋和南宋对妈祖的多次晋封,妈祖的名声越来越大,妈祖信仰也得到各地人民的公认与崇拜。南宋绍兴二十六年赐封妈祖夫人尊号,妈祖从地方和民间小神升级到官方指定神明。绍熙元年(1190年)妈祖由夫人晋封为,妈祖身份再次倍增,名声更加远扬,逐渐形成为各地航海者崇拜的女神。妈祖信仰在各地人民的心目中逐渐成为至高无上的海神。

元代,王朝重视航海贸易,为了祈求海上航程平安,妈祖被尊为庇护神,元代妈祖信仰又得到发展。元十八年(1281年)元王朝第一次诏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称号;可看,妈祖从宋代被封为专管海上祸福的一般女神,到元代再次升级到上天神明,专管四海诸神与妖魔。元王朝将妈祖的地位推崇到至高无上的身份使沿海各地的崇拜妈祖活动也兴奋起来,可以说的是,元代是妈祖信仰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时期。

到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统治者继续推崇妈祖为海上天妃。关于妈祖的各种传说记载都得以补充。妈祖的若干问题如:生平、形象更加完善。与此同时,妈祖的形象被描述成活灵活现的任务,将儒、释、道观念合于一体,完善了妈祖从一般女性人物成神仙的过程。到清代有关妈祖的生平、传说基本统一和定型[] 

2.妈祖信仰在越南的传播

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供奉妈祖神灵的宫庙与会馆,有些流传至今,成为了妈祖文化在越南传播的历史见证与现状表征。越南现有134座主祀妈祖的天后宫与会馆和170多座配祭妈祖的宫庙与会馆,这些宫庙与会馆主要分布在越南南、中、北三大区域[]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时期,妈祖信仰跟着华人的脚步传播到越南南方。大概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概于1660年,有大约7000个华人由杨沿敌和陈上川(广东人)带领定居于同奈省 (Dong Nai),堤岸(Cholon)以及美荻 (My Tho)。第二阶段由莫九带领华人到河仙开荒垦地,之后逐渐向勤欧半岛(Ban dao Ca Mau)开发。

17末世纪到 20世纪初,继续有相当多次华人移民到越南南部,特别是19世纪末,越南变成法国殖民地之后,1885年和1886年的法-清合约对华人来说已经打开了很多移民到越南的机会。从此,华人与越南南部其他民族如京族、高棉族、占族等有机会共同生活于越南新地区,有机会建设出南部特色文化。

目前,截至2009,越南南部大概有80万人口[],分成广东、潮州、福建、海南、客家5个华人帮。广东人主要聚集在胡志明市(西贡市)和越南东南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潮州人主要生活在勤欧半岛(朔庄省-Soc Trang,博廖-Bac Lieu省和勤欧省- Ca Mau);福建人和海南人主要分散生活在南部各省;客家人生活在同奈边和市、前江后江两岸一些地区,其中聚集生活做多的是在安江省龙川市。起初,华人五帮人共同在东浦(今浦岛-CU LAO PHO)、胡志明市、 美荻市建设各个七府古庙,关公庙、天后宫,但后来自己分开,自己建设庙宇。

华人进入越南的路线通常是海路,途中常祈祷妈祖保佑平安。定居于南部地区之后,华人为了感恩妈祖保佑他们一帆风顺到达了新地区就盖上了天后宫。天后宫随着华人他乡的脚步分散坐落在越南南方各地,后来,华人供奉妈祖是因为认为妈祖从小到大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管,从祈福,到从升学,升官,从求财,疾病,到驱邪,求子,特别是保佑婴儿的都可以向她祈求[];其中是保佑小婴儿平安。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在南部地区从小市镇到大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天后宫,在本地通常叫做阿婆庙”(chua Ba),天后寺,天后庙。薄廖,勤欧一代天后宫还叫作妈祖阿婆寺[];朔庄省天后宫也叫妈祖庙,庙中妈祖像与来自澳门、香港的妈祖像相似,黑面,手拿着令牌

3. 越南妈祖信仰的多样性

3.1 越南华人社区的妈祖信仰特征

越南的妈祖信仰不仅是一种宗教形式,更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实体,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信仰中心与社区凝聚力:对于越南华人来说,妈祖信仰不仅是维系社区的纽带,更是文化认同的象征。妈祖会馆和寺庙通常毗邻而建,形成一个建筑群,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是华人重要的社区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聚会、商讨生意、组织文化、教育和慈善活动。这有助于巩固华人社区的团结精神、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如在会安,福建、广东、潮州、海南和五帮会馆都有妈祖庙。这里是当地华人举行重要社区活动的地方。在胡志明市,穗城会馆(天后宫)是会馆与妈祖庙相结合的典型例子。这里不仅是祭祀场所,也是当地广东籍华人的社区活动中心。

共同的信仰活动:妈祖信仰活动如妈祖诞辰庆典(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游神赛会、祭祀仪式等吸引众多华人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华人表达对妈祖的虔诚,同时也借此机会相聚、交流,增进社区情感。会安和胡志明市的妈祖诞辰庆典是大型活动,吸引数千人参加,不仅有华人,还有越南人和高棉人。在金瓯,“天后升天回宫”庆典每年春节期间举行,也是当地华人社区的重要信仰活动。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对于越南华人来说,妈祖不仅是一位保护神,更是文化和民族认同的象征。祭拜妈祖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存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华人妈祖庙通常装饰有中华文化符号,如麒麟、狮子、龙、汉字对联等。妈祖信仰活动常伴有舞狮、粤剧、传统乐器演奏等传统文化活动。

 

信仰形式多样化:越南华人社区的妈祖信仰非常多样化。妈祖像不仅供奉在天后宫,还供奉在关帝庙、佛教寺庙甚至华人家庭中。华人常在会馆和寺庙供奉妈祖;会馆不仅是祭祀场所,也是社区活动、商议生意和互助的场所,典型例子如会安的天后宫、胡志明市的天后宫(又称妈祖庙)。佛教寺庙也是供奉妈祖的地方,体现了佛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在家庭中,一些华人家庭也会在家中设立妈祖神龛供奉,视妈祖为家庭的保护神。越南人也在佛教寺庙中供奉妈祖,与其他佛菩萨并列。妈祖常设于佛教寺庙中,尤其在越南南部地区,如同奈的天后宫、胡志明市的妈祖庙、金瓯的天后宫等。

妈祖信仰的地方特色:越南各地华人的妈祖信仰也存在差异。在北部,祭祀妈祖的仪式通常在重大节日如妈祖诞辰和忌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举行。仪式隆重,有华人社区和越南人的共同参与。在中部地区如会安,华人举办妈祖诞辰庆典(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活动丰富多彩,如游神赛会、舞狮、粤剧等,以祈求平安、健康和好运。在南部地区如金瓯,华人举办“天后升天回宫”庆典,结合妈祖信仰与越南人祭祖和灶君的信仰。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越南华人的信仰活动保留了烧香、祭拜、舞狮等传统形式,同时也融入了当地文化,例如使用越南传统祭品、以越南风格表演粤剧等。仪式仍保留传统,如供奉香、水果、茶、酒、烧纸钱、祭祀动物(猪、鸡、鸭)等,并举办舞狮、粤剧、酬神戏等文化活动。例如,会安的天后宫仍于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传统祭祀仪式,仪式庄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除了传统仪式外,还引入了现代活动,如举办文化交流会、慈善活动、文化历史课程等。例如,胡志明市的天后宫除了传统仪式外,还举办妈祖图片展、关于妈祖信仰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的座谈会等。或者传统与现代活动相互交融;例如与妈祖信仰相关的社交活动如节日、游神赛会、粤剧等仍得以延续和发展;典型的如会安和胡志明市的妈祖诞辰庆典仍吸引众多人参与,活动丰富多彩。在现代方面,寺庙和会馆也经常举办新的社交活动,如文化历史课程、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等。例如,胡志明市的天后宫经常举办慈善活动,如为穷人提供免费餐食、为孤儿赠送礼物等。

在各个华人社区,妈祖信仰也有各自特色,体现在寺庙和祭祀仪式等方面。潮州人主要居住在胡志明市和九龙江平原地区。他们是越南华人社区中妈祖庙数量最多的群体,寺庙通常具有浓厚的潮州建筑和艺术风格。潮州妈祖庙的主要节日是妈祖诞辰庆典(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活动丰富多彩,如游神赛会、舞狮、粤剧等。在金瓯,潮州人还将妈祖信仰与祭祖和祭灶君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广府人主要居住在胡志明市和东南部省份。广府人的妈祖庙通常具有广府风格的建筑和祭祀仪式。广府人最著名的妈祖庙是位于胡志明市的穗城会馆(天后宫);这里不仅是供奉妈祖的地方,也是胡志明市广府华人社区的文化和信仰中心。他们在这里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教育和慈善活动。海南人主要居住在中南部沿海省份;海南人的妈祖庙通常比其他群体规模小;祭祀仪式也具有浓厚的海南文化特色。福建人主要居住在胡志明市和东南部省份;福建人的妈祖庙通常建造精细,具有浓厚的福建建筑风格;会安的福建会馆是福建人妈祖庙的典型代表。客家人主要居住在胡志明市、同奈和一些东南部省份;客家人的妈祖庙通常比其他群体建筑简单;一些客家人的寺庙还供奉三山国王,这是客家人信仰中的重要神祇。这种划分不仅是地域差异,还体现了越南各华人族群在文化、习俗和信仰方面的多样性。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表达虔诚和崇敬妈祖的方式,丰富了越南多样而独特的信仰图景。

3.2. 妈祖信仰在越南人的信仰体系中

越南人以开放灵活的态度接受妈祖信仰,体现在将妈祖信仰与当地文化和现有民间信仰相结合。典型的例子是在佛教寺庙中供奉妈祖。在许多越南人的观念中,妈祖被视为与观音菩萨相同或有密切联系。观音菩萨是佛教中重要的菩萨,象征着慈悲和救苦救难,例如“在越南,妈祖通常被视为佛教神祇,与观音菩萨和其他神祇一起供奉在佛教寺庙中。”越南人常将妈祖视为佛教中的菩萨,并在寺庙中供奉她。这体现了民间信仰与越南主要宗教佛教的融合。

越南人也将妈祖与当地女神等同起来,例如在安江省周城,当地人修建了 Bà Chúa Xứ 庙,并视她为这片土地的保护神。然而,在 Bà Chúa Xứ 庙中,人们还供奉妈祖,体现了两位女神在人们信仰中的融合。或者在庆和省芽庄,有一座 Po Nagar 庙,供奉着占婆人的女神。然而,越南人来到这里后,将 Po Nagar 女神与天依阿那(即妈祖)等同起来,并修建了 Bà Tháp 庙来供奉她。妈祖还与 Bà Chúa Chú Sanh(Bảo Sanh)等同起来。在顺化,人们信仰 Bà Mẹ Sanh,一位保护生育和抚养孩子的女神。在一些 Bà Mẹ Sanh 庙中,人们还供奉妈祖,体现了两位女神在祈求家庭平安和幸福方面的融合。或者妈祖还与南部的 Bà Ngũ Hành 等同起来;南部人信仰 Bà Ngũ Hành,五位掌管五行元素的女神。在一些 Bà Ngũ Hành 庙中,人们还供奉妈祖,体现了 các nữ thần 在祈求生活和谐与平衡方面的融合。妈祖的功能比海神的作用更广泛,因此妈祖的功能集中在保护和祈福的能力上,越南人相信妈祖可以保护他们免受海上灾难,并带来好运、财富、健康和平安。

仪式方面也出现了有趣的融合,例如“天后升天回宫”仪式:这个仪式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和正月初三在金瓯举行,具有浓厚的越南人祭祖和灶君的信仰色彩。与妈祖一起祭祀的对象也扩展到其他熟悉的神灵,如关公、财神等。

专注于保护和祈福功能:越南人相信妈祖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灾祸,并带来好运和财富。越南人相信妈祖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灾祸并带来好运和财富有五个原因:一是受到中国的影响,妈祖信仰起源于中国,她被视为渔民和海员的保护女神。当这种信仰传入越南时,越南人也接受了这一观念,将妈祖视为海上保护神,帮助他们在海上免受灾难;二是精神需求:在充满困难和挑战的生活中,越南人将妈祖信仰作为精神支柱。他们相信祈祷和祭拜妈祖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灾祸,并在生活中获得美好;三是民间信仰中的灵验: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妈祖通常被描述为一位神圣的神灵,能够赐福并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这些故事加强了越南人对妈祖的信仰;四是华人社区的作用:华人社区在传播和维护妈祖信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建造寺庙、举办节日,并传颂关于妈祖神圣的故事,从而巩固了越南人的信仰。

与华人妈祖庙通常有紧密联系不同,越南人的妈祖庙通常是小型的、独立的,服务于当地社区。在越南,妈祖(天后圣母)的祭祀主要集中在华人社区。然而,也有一些寺庙是由越南人建造的,以供奉妈祖,体现了两族之间文化和信仰的交融。

一些典型的寺庙如 Bà Tắc Cậu 庙(坚江省),位于坚江省周城县平安社。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19世纪,供奉天后圣母和其他神灵。寺庙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Bà Rạch Sỏi 庙(坚江省):位于坚江省周城县 Rạch Sỏi 社。寺庙建于20世纪初,供奉天后圣母和海神。寺庙建筑独特,融合了越南和中国风格。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著名的寺庙,如薄辽省东海县 Gành Hào 镇的 Ông Nam Hải - Thiên Hậu 庙或顺化的 Bà Thủy Tổ 庙。

越南人建造的天后庙与华人建造的天后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建筑、布局、供奉对象和仪式上。

关于建筑:华人天后庙通常具有浓郁的中国建筑风格,特点如:飞檐翘角、雕工精美的木柱、鲜艳的色彩(红、黄)、四灵(龙、麟、龟、凤)、虎、鲤鱼等形象。寺庙通常规模较大,装饰华丽,体现华人社区的富有和繁荣。越南人天后庙:通常采用越南传统建筑风格,更加简洁朴素。寺庙通常有“重檐叠瓦”屋顶、红砖墙、红瓦屋顶,并装饰有越南民间花纹图案。

关于供奉对象:华人天后庙:除了妈祖(天后),华人还供奉其他神灵,如关公、财神、土地公等,体现了他们信仰的多样性。越南人天后庙:除了妈祖,越南人还供奉其他神灵,如观音菩萨、本地神(如土地公、城隍),有时甚至供奉对村社有功劳的人。

关于祭祀方式:华人天后庙:祭祀仪式通常具有浓厚的华人传统色彩,包括上香、祭祀、舞狮、粤剧等活动。越南人天后庙:祭祀仪式较为简单,通常只上香、供奉水果,并按照佛教仪式或越南传统仪式进行祈祷。

4. 越南妈祖信仰的本土化形式

神圣形象的转变:越南人将妈祖的形象本土化,从航海保护女神转变为赐福、庇佑甚至财神。妈祖的海神形象转变为保护神、赐福神和财神:根据历史文献和研究,妈祖信仰刚传入越南时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其角色是海上保护神,庇佑出海的人。然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越南人逐渐扩大了妈祖的角色,不仅是海上保护神,还是保佑生活平安、带来好运、财富甚至生育能力的神。在天后宫和妈祖庙,我们可以看到与祈求好运、福禄相关的节日;这在平阳省的 Bà 庙或其他天后宫和妈祖庙的节日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或者与越南民间信仰中的神灵在功能和角色上互换、等同,例如妈祖被比作 Bà Chúa Xứ(安江)、Bà Chúa Ngọc(芽庄)、Bà Mẹ Sanh(顺化)、Bà Ngũ Hành(南部)等当地女神。这清楚地表明了妈祖信仰与越南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的融合。除了祈求海上平安外,越南人还到妈祖庙祈求好运、健康、财富和子嗣。妈祖诞辰庆典通常还包括求签、算命、祈求财富等活动。

仪式和习俗的本土化:越南人的妈祖祭祀仪式融合了越南传统元素,如传统祭品、粤剧、 hầu đồng 等。越南妈祖信仰的本土化通过祭祀仪式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具体如下:

“天后升天回宫”庆典:这个特殊的仪式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和正月初三在金瓯举行。“天后升天回宫”是越南民间文化中的一个传统形象,特别是在民间信仰和佛教中。这个词的意思是天后(佛教中的重要神灵之一)通常被想象成升天,即从凡间升到天堂来保护和庇护人们。当人们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他们通常会祈祷并希望天后从天堂降临来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回宫”一词通常被理解为在完成任务或危险过后,天后将返回她的“宫殿”,即回到她在世间的职位和职责。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人们举行仪式送天后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在正月初三晚上,人们再次举行仪式迎接天后返回。这与越南人祭拜灶君和祖先的习俗相似,体现了妈祖信仰与当地民间信仰的融合。

妈祖诞辰庆典:虽然保留了游神赛会、上香等传统形式,但越南的妈祖诞辰庆典也进行了改变,以适应当地文化。在这些节日中,人们通常会供奉越南特有的祭品,并有越南风格的粤剧、舞狮等艺术表演。

佛教寺庙中的祭祀仪式:在佛教寺庙中,对妈祖的祭祀仪式通常按照佛教仪式进行,体现了民间信仰与佛教的融合。

越南人寺庙中的祭祀仪式:在越南人建造的寺庙中,妈祖祭祀仪式比华人寺庙简单。越南人通常不举行繁琐而昂贵的仪式,而是按照自己的传统仪式上香、供奉水果和祈祷。

祭品的变迁:越南人不再使用中国的传统祭品,如糯米饭、烤鸡、烤鸭,而是用越南特有的祭品,如粽子、年糕、水果等来供奉妈祖。

5.  妈祖信仰在越南的意义

越南的妈祖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越南,尤其是华人社区,妈祖信仰对社区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凝聚社区:在精神层面上,妈祖庙是人们聚集、祈祷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在社区成员之间建立起精神纽带。它是社区成员之间、同一家族不同代人之间,甚至是更大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这种联系使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有着紧密而牢固的关系,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特性。“天后信仰是反映南部文化大家庭中华人文化特色的核心之一。”妈祖信仰在凝聚华人社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为社区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供奉来自中国的女神妈祖,在海外华人之间建立了文化纽带,帮助他们保持民族认同并传承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妈祖信仰也有助于加强社区内的团结;天后庙不仅是祭祀场所,也是社区活动如节日、游神赛会、慈善活动等的举办地。据范玉香(2022),“每年举行的妈祖游神赛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不仅有华人,还有越南人和高棉人。这体现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加强社区团结。”据 Sơn Nam(2014),过去华人的寺庙还负责丧葬、墓地、学校建设等事务。今天,许多寺庙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二是文化意义:围绕妈祖信仰的节日和文化活动有助于维护和发扬民族文化特性,增强团结和对根源的自豪感。相关的节日、仪式和宗教仪式为年轻人提供了有益的回忆和提醒,帮助他们理解、尊重和发扬社区和民族在妈祖信仰中的文化特征和习俗。妈祖信仰的一个重要文化意义是体现了文化交融与融合的独特现象;妈祖信仰代表了越南南部越族、华族、高棉族和占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本土越南人来说,妈祖被视为赐福的福神和圣母,同时也通过祭祀形式、服装、仪式和越南语戏曲等体现了信仰的越南化;在越南人眼中,妈祖被称为“Bà”,被视为佛陀,清楚地表明了妈祖形象的佛教化趋势。对于高棉人,他们也参加天后庙的祭祀和节日活动;他们还将天后与高棉神灵如 Neak Ta 和 Trịnh Hòa 一起供奉。或者在 núi Sam 的 Bà Chúa Xứ 庙,我们可以看到占族的天依阿那女神和华人的天后并排供奉。

三是社会意义:信仰社区内的慈善活动和互助互济有助于巩固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慈善活动如平阳省妈祖庙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笼拍卖、为穷人和困难人群募捐等活动,使社区更加紧密,并提醒个人无论贫富都应出力帮助社区,使社区变得更好、更发达。在平阳省天后宫的年度庆典中,灯笼拍卖在社会慈善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拍卖所得款项的大部分将用于慈善事业,如为老人建造爱心房和为穷人提供免费眼科手术。此外,还有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如施粥、免费提供餐食、建造爱心房、向穷人赠送礼物、资助贫困学生等。这些慈善活动体现了华人的“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也是他们表达对妈祖庇佑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

四是维护和发扬文化特性:与妈祖相关的祭祀活动和节日通常使用中文进行,有助于在华人社区中维护和发展母语,“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传递整个文化、民族精神的工具。”语言帮助华人保持对社区和自身根源的意识。其他因素如风俗习惯在节日中再现,例如祭祀仪式、美食、服装都通过相关的信仰活动再现。艺术元素如舞狮、múa hẩu、粤剧、潮州音乐等都得以保存和发扬,有助于维护华人社区的独特文化。据阮玉诗(2012),“越南南部的妈祖诞辰庆典通常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举行,包括上香、为妈祖换衣服、抬妈祖轿子游街、组织歌剧等活动……”Mai Thùy Anh(2021)还提到了家庭、家族、社区的祭祀活动以及行业祖师的祭拜。

妈祖庙的建筑价值也得到维护和发扬。妈祖庙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造,体现在屋顶、飞檐、鲜艳的色彩、龙、凤、麒麟等装饰形象上;例如,广东华人的天后庙“遵循明朝的典制,体现在建筑和艺术风格上”,不同华人族群的寺庙建筑也有所不同,“潮州人的寺庙装饰华丽,山墙和屋顶富有创意,广东人的寺庙屋顶上装饰着许多彩色陶瓷雕像;福建人的寺庙有五个门(五门)和两个窗户(日月)在前面;屋顶上装饰着陶瓷、瓷器拼成的形象;中间的屋顶比两侧的屋顶高,屋檐高耸。”

五是塑造个人和社区的价值观和观点:妈祖信仰通常带有社区认为重要的价值观、观点和道德品质,如孝道、尊重祖先和尊重家庭。这些价值观可能会影响政治和社会决策。天后信仰在塑造个人和社区的价值观和观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个人而言:天后信仰具有引导个人性格和品格的作用。据 Trần Hồng Liên(2005),“天后的形象是一位贤惠、孝顺、舍己救人的女性,体现了华人的美好道德价值观。信徒们效仿这些品质来完善自己。”这是华人希望传承给子孙后代的传统女性的美好品德。祭拜天后也有助于巩固个人的信念,相信天后会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更加积极地生活:对天后庇佑的信仰帮助信徒克服困难,积极生活;它还有助于人们培养道德,鼓励信徒行善、帮助他人,体现在节日里的施粥、施水等慈善活动中。

对社区而言:天后信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培养集体美德,如仁慈、诚实、勤劳和孝顺……这些美德帮助社会规范运作并促进诚实的生活方式。它还具有凝聚社区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就是连接社区成员的纽带,帮助他们团结、支持和分享。天后信仰也是一种传统教育方式,被华人用作教育传统、引导社区人格和道德的工具。总之,天后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信仰,而且在塑造越南南部华人个人和社区的价值观、观点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旅游业来说,妈祖庙是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精神目的地,有助于发展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妈祖庙是独特的建筑,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祭拜。妈祖诞辰庆典及其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吸引游客的亮点。”相关节日已成为吸引游客进行精神旅游的一个点,这是现代旅游的新趋势。节日活动创造了与信仰相关的经济活动,如制作祭品、寺庙装饰品(绘画、雕像制作、服装缝制、纸钱、香烛等)。(Trần Đăng Kim Trang,2008);这些活动为一部分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为社区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教育来说,与妈祖信仰相关的教育和文化历史传承活动有助于提高社区对传统和根源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慈善活动来说,帮助穷人和困难群体的慈善活动体现了信仰社区的仁爱和社会责任。总之,天后信仰不仅具有精神意义,还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为华人社区和整个南部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是促进民族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在全国范围内,妈祖信仰促进了越南不同华人社区之间以及华人社区与越南人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相互了解。文化和信仰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团结,这是越南多年来一直在建设的全民大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仰超越了民族和文化的界限,成为连接华人社区和越南人的文化桥梁,促进了相互交流和理解。天后信仰在连接社区,特别是南部华人社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宗教活动和节日,这种信仰创造了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团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南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国际范围内,越南的妈祖信仰生动地证明了越南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这种信仰的本土化丰富了越南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巩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与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友好关系与合作,促进民间外交并提升其效果。

TÀI LIỆU THAM KHẢO

1. "17-19世纪越南会安华人信仰与社会关系初探.pdf"

2. "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pdf"

3. "天后上天与回家--越南金瓯华人天后信仰的变迁与在地化.pdf"

4. "湄公河地区天后信仰之传播和变迁--以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人为例.pdf"

5. "天后信仰在越南湄公河流域的傳播及其特点.pdf"

6. "元代以来妈祖信仰在东南亚的形成与演变--从历史的丝路香火到多元的本土祭祀.pdf"

7. "湄公河地区天后信仰之传播和变迁--以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人为例.pdf"

8. "从南海海神在越南的流传情况看越南文化的发展取向.pdf",

9. "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pdf"

10. "从占婆国家保护神到越南海神_占婆女神浦那格的形成和演变.pdf"

11. "明乡天后信仰及其文化涵化过程.pdf"

12. 薛世忠.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的传播及影响.莆田学院学报, 200604

13. 2.2009年越南人口总调查

14. 陈氏红莲.胡志明市华人文化.社会科学出版色.2007

15. 阮玉诗.西南部华人妈祖信仰.国家政治事实出版

16. Nguyễn Ngọc Thơ. “Văn hóa tâm linh và phát triển:

17. Tín ngưỡng Thiên Hậu tại Nam Bộ Việt Nam”, Tạp chí phát triển Kinh tế - Xã hội Đà Nẵng, tháng 6/2012)

18.  Phạm Ngọc Hường, “Chức năng xã hội của Tín ngưỡng thờ Thiên Hậu ở Nam Bộ” , Nghiên cứu Tôn giáo, số 4 (220),2022,20-36

19.  Đất Gia Định - Bến Nghé xưa và người Sài Gòn của Sơn Nam (2014)

20. Nguyễn Ngọc Thơ. "Vài nét về văn hóa tộc người Hoa ở Nam Bộ - Nhìn từ khía cạnh tín ngưỡng" Nghiên cứu Tôn giáo, số 3 (153),2016,123-132

21. Mai Thuỳ Anh, “Tín ngưỡng dân gian của người Hoa ở Việt Nam qua các nghiên cứu từ năm 1986 đến nay” ghiên cứu Tôn giáo, số 10 (214),2021,61-81

22. Phan An (Chủ biên, 1990), Chùa Hoa ở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Sđd, tr. 12;

23. Trần Hạnh Minh Phương (2003), Giao lưu văn hóa Việt - Hoa qua các sơ sở

24. tín ngưỡng - tôn giáo của người Hoa ở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Luận văn Thạc sĩ, Đại học Khoa học Xã hội và Nhân vă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tr. 147,

25. Lê Thụy Hồng Yến (2020), Hội quán người Hoa ở Nam Bộ từ cuối thế kỷ XVIII đến giữa thế kỷ XX, Luận án Tiến sĩ, Đại học Khoa học Xã hội và Nhân vă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tr. 72.

26. Nguyễn Thị Hoa Xinh (1997), Tín ngưỡng và tôn giáo của người Hoa Quảng Đông ở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Tlđd

27. Lê Thị Thanh Thủy (2016), “Vai trò xã hội của tín ngưỡng thờ Thiên Hậu ở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trong Tín ngưỡng thờ Mẫu ở Nam Bộ bản sắc và giá trị, Nxb.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8. Trần Đăng Kim Trang (2008), Tín ngưỡng của người Hoa ở quận 5 Thành 76 Nghiên cứu Tôn giáo. Số 10 - 2021 phố Hồ Chí Minh, Luận văn Thạc sĩ, Đại học Khoa học Xã hội và Nhân vă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9.  Lê Hồng Lý (2016); “Lễ hội chùa Bà Bình Dương và sự đương đại hóa một hiện tượng tín ngưỡng dân gian”, Văn hóa dân gian, số 1, tr. 3-7

30. Tín ngưỡng thờ cúng tổ tiên – Wikipedia tiếng Việt

31. http://danvan.vn/Home/MagazineStory?ID=95

32. PGS.TS Nguyễn Lân Trung – Phó Chủ tịch Hội Ngôn ngữ học Việt Nam. (https://ulis.vnu.edu.vn/ngon-ngu-la-hon-cot-cua-dan-toc/#:~:text=Ng%C3%B4n%20ng%E1%BB%AF%20l%C3%A0%20c%C3%B4ng%20c%E1%BB%A5,c%E1%BB%A7a%20ng%C3%B4n%20ng%E1%BB%AF%20d%C3%A2n%20t%E1%BB%99c.)

33. Nguồn: Tín ngưỡng dân gian Việt Nam - Wikipedia

34. Nguồn: Tín ngưỡng thờ Mẫu trong đời sống tinh thần của người Việt Nam - ResearchGate

35. 妈祖身世,百度维基,(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6%88%E7%A5%96%E6%96%87%E5%8C%96

36. 妈祖,百度维基,(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6%88%E7%A5%96%E6%96%87%E5%8C%96

37. 妈祖信仰发展史略.莆田文化网.2009年(来源:http://www.ptwhw.com/?post=4865

Không có nhận xét nào:

Đăng nhận xét